2020年前三季度浙江居民收支增速逐季回升
今年以來,浙江積極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企業復工復產加速推進,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國內外疫情造成的沖擊有所緩解。前三季度浙江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雙雙逐季回暖,居民收入實際增速實現年內首次正增長,農村居民消費支出居全國第一,收支增速均快于全國平均。
一、 居民收入實際增速由負轉正
前三季度浙江居民收入增長呈逐季回升態勢,全體及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速均由負轉正,城鄉居民收入倍差進一步縮小。
(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1%
前三季度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21元,同比名義增長4.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9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升3.7和2.5個百分點;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后實際增長1.3%,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提升4.9和1.9個百分點。居民收入增速逐季回升,實際增速首次由負轉正,增收形勢穩步向好。
圖1“十三五”以來浙江居民收入分季度增長走勢
從收入結構看,呈“三增一減”態勢:人均工資性收入22827元,同比增長4.9%;人均經營凈收入6702元,同比下降4.4%;人均財產凈收入4663元,同比增長5.6%;人均轉移凈收入5929元,同比增長10.7%。
(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3.3%
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545元,同比名義增長3.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2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升2.5和1.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后實際增長0.7%,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提升3.8和1.6個百分點。城鎮居民收入實際增速亦為今年以來首次正增長。
圖2“十三五”以來浙江城鎮居民收入分季度增長走勢
從收入結構看,繼續保持“三增一減”態勢:人均工資性收入26770元,同比增長4.6%;人均經營凈收入6737元,同比下降7.5%;人均財產凈收入6635元,同比增長4.6%;人均轉移凈收入7403元,同比增長8.7%。
(三)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8%
按常住地分,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05元,同比名義增長5.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7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提升7.3和2.6個百分點;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后實際增長2.2%,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提升8.2和2.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收入實際增速同樣由負轉正,且增收復蘇態勢好于城鎮居民。
圖3 “十三五”以來浙江農村居民收入分季度增長走勢
從收入結構看,四項收入呈全面增長態勢:人均工資性收入15064元,同比增長4.7%;人均經營凈收入6631元,同比增長2.3%;人均財產凈收入782元,同比增長12.9%;人均轉移凈收入3027元,同比增長19.0%。
表1 2020年前三季度浙江居民收入增長情況
指標名 |
2020年1-3季度(元) |
2019年1-3季度(元) |
名義增長(%) |
實際增長(%) |
|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40121 |
38546 |
4.1 |
1.3 |
|
(一)工資性收入 |
22827 |
21769 |
4.9 |
|
全體居民 |
(二)經營凈收入 |
6702 |
7008 |
-4.4 |
|
|
(三)財產凈收入 |
4663 |
4414 |
5.6 |
|
|
(四)轉移凈收入 |
5929 |
5355 |
10.7 |
|
城鎮居民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47545 |
46030 |
3.3 |
0.7 |
(一)工資性收入 |
26770 |
25597 |
4.6 |
|
|
(二)經營凈收入 |
6737 |
7280 |
-7.5 |
|
|
(三)財產凈收入 |
6635 |
6342 |
4.6 |
|
|
(四)轉移凈收入 |
7403 |
6811 |
8.7 |
|
|
農村居民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25505 |
24102 |
5.8 |
2.2 |
(一)工資性收入 |
15064 |
14383 |
4.7 |
|
|
(二)經營凈收入 |
6631 |
6483 |
2.3 |
|
|
(三)財產凈收入 |
782 |
693 |
12.9 |
|
|
(四)轉移凈收入 |
3027 |
2544 |
19.0 |
|
注:2020年1-3季度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全體102.8;城鎮102.6;農村103.5
(四)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0.05
隨著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的持續推進,收入分配格局不斷優化,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逐步縮小。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浙江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86,比上年同期縮小0.05。
二、疫情下居民增收結構特征
(一)工資性收入穩步回升且繼續主導居民收入增長
今年以來,雖受疫情影響工作時間減少,且部分企業效益受疫情影響大不如前,存在薪酬標準降低情況,但隨著浙江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態勢,城鄉居民工資收入增長逐步回暖,剛性增長的后勁依然充足。前三季度浙江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4.9%,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4.0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升0.4個百分點,對可支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7.1%,繼續發揮居民增收第一主導作用,其中城鄉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分別增長4.6%和4.7%。工資收入逐步回升主要得益于年終獎提高、抗疫加班補貼發放、工資補發等利好政策實施,前三季度城鄉居民人均不按月發放的獎金、津貼、過節費等分別增長8.4%和20.0%。
(二)城鎮居民三產經營凈收入受疫情沖擊較大
前三季度浙江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下降4.4%,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14.0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升3.6個百分點,對可支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19.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下降7.5%,增速低于農村居民9.8個百分點,主要原因在于農村居民農業生產經營比重較高,且疫情對農村餐飲業和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影響較小,而對人員流動范圍大、互動參與頻繁的城鎮三產經營行業沖擊較大。數據顯示,城鎮居民人均三產現金經營凈收入下降12.9%,增速慢于農村居民16.8個百分點,其中人均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四類經營收入分別下降8.2%、31.1%、27.3%和34.0%。
(三)農村居民財產凈收入加速增長
前三季度浙江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增長5.6%,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4.2個百分點,比上半年加快4.5個百分點,對可支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15.8%。城鄉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分別增長4.6%和12.9%,增速比上半年加快4.6和3.4個百分點。其中利息凈收入,出租機械、專利、版權等資產的快速增收推動了城鎮居民財產凈收入的恢復性增長;紅利收入、轉讓承包土地租金凈收入增長則帶動了農村居民財產凈收入的加速增長。隨著農村土地確權和“三權分置”政策的穩步推進,土地流轉提速,轉讓承包費、村集體紅利等收入增長較快,疫情期間農村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增速與上年同期相比仍提升了4.8個百分點,增收前景較為樂觀,但仍面臨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低、貢獻率低的“雙低”難題。此外,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復產推遲,房屋租賃需求下降,前三季度城鄉居民人均出租房屋收入均有所減少,人均分別下降1.1%和1.5%。
(四)民生政策強勢推動轉移凈收入快速增長
前三季度浙江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增長10.7%,增速較上年同期和上半年分別加快2.5和0.9個百分點,是四項收入中唯一一個增速同比加快的項目,對可支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36.5%,僅次于工資性收入,其中城鄉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分別增長8.7%和19.0%。疫情期間政府積極提升居民養老金、政策補貼、惠農補貼等標準,各類助農利民及疫情相關補助政策的穩步推進,加上隔離期間贍養收入快速增長,有力拉動了居民轉移凈收入的增長。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浙江居民人均養老金或離退休金、政策性生活補貼、贍養收入和現金政策性惠農補貼分別增長9.3%、20.6%、13.3%和76.2%。
三、居民消費支出穩步復蘇
前三季度浙江居民消費支出降幅逐季收窄,其中農村居民消費名義增速實現年內首次正增長,疫情期間被抑制的消費正穩步復蘇和釋放。
(一)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下降1.7%
前三季度浙江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2962元,同比名義和實際分別下降1.7%和4.4%,均比上年同期下降10.2個百分點,其中名義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升7.2和2.8個百分點,實際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升8.2和3.1個百分點。
八大類消費支出“二增六減”:疫情隔離期間家庭日常居住及維修管理等支出較快增長,使居住支出成為唯一一項增速同比加快的消費項目,人均增長8.3%;基于較快上漲的食品類價格推動,居民食品煙酒支出繼續保持正增長,人均增長3.6%;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兩類支出略有減少,人均分別下降0.3%和0.5%;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務、衣著三類支出同比減少較多,人均分別下降8.5%、10.7%和12.4%;由于旅游娛樂、線下培訓等活動在疫情期間被按下暫;驎壕忔I,頻次及相關費用明顯減少,教育文化娛樂支出下降最快,人均下降28.9%。
(二)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下降3.3%
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342元,同比名義和實際分別下降3.3%和5.8%,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1.4和11.2個百分點,其中名義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升6.2和2.7個百分點,實際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升7.2和2.9個百分點。
八大類消費支出“二增六減”:受疫情影響,居住支出相關消費需求有所擴大,人均增長6.7%,增速居首位;食品煙酒支出保持略增狀態,人均增長1.6%;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及醫療保健三類支出由于疫情期外出受限、相關消費需求被抑制等原因同比有所減少,人均分別下降2.5%、3.6%和4.9%;衣著、其他用品及服務兩類支出消費潛力在疫情期間遠未充分釋放,支出下降較快,人均分別下降12.9%和13.6%;前三季度城鎮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支出降幅有所放緩,但仍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消費項目,人均支出下降29.2%。
(三)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長2.8%
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307元,同比名義和實際分別增長2.8%和-0.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5.8和6.2個百分點,其中名義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升10.3和3.2個百分點,且為今年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實際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升11.0和3.3個百分點。
八大類消費支出“五增三減”:隨著疫情緩解,居民在提升居住質量如住房維修裝潢費用等方面呈現出恢復性或補償性的增長,前三季度人均居住支出增長12.7%,增速領跑八大類消費項目;由于農村食品價格漲幅快于城鎮,農村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支出增長9.1%,增幅僅次于居住支出;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務、其他用品及服務三類支出平穩增長,人均分別增長8.9%、6.8%和3.5%;疫情期間外出社交頻次減少、非必要不就醫等因素使居民在衣著和醫療保健消費項目上減少開支,人均支出分別下降11.5%和18.4%;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延續上半年下跌趨勢,仍為八類消費中降幅最大的,人均支出下降28.8%。
表2 2020年前三季度浙江居民消費支出情況
指標 |
全體居民 |
城鎮居民 |
農村居民 |
|||
當年累計(元) |
名義增幅(%) |
當年累計(元) |
名義增幅(%) |
當年累計(元) |
名義增幅(%) |
|
人均消費支出 |
22962 |
-1.7 |
26342 |
-3.3 |
16307 |
2.8 |
1.食品煙酒 |
6726 |
3.6 |
7481 |
1.6 |
5239 |
9.1 |
2.衣著 |
1205 |
-12.4 |
1414 |
-12.9 |
792 |
-11.5 |
3.居住 |
6663 |
8.3 |
7762 |
6.7 |
4500 |
12.7 |
4.生活用品及服務 |
1253 |
-0.3 |
1456 |
-2.5 |
852 |
6.8 |
5.交通通信 |
3275 |
-0.5 |
3660 |
-3.6 |
2517 |
8.9 |
6.教育文化娛樂 |
1869 |
-28.9 |
2269 |
-29.2 |
1082 |
-28.8 |
7.醫療保健 |
1431 |
-8.5 |
1628 |
-4.9 |
1043 |
-18.4 |
8.其他用品和服務 |
540 |
-10.7 |
672 |
-13.6 |
281 |
3.5 |
四、收支水平位居全國第三,增速快于全國平均
(一)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國平均0.2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國平均(23781元)多16340元,居全國31個。▍^、市)第3位,。▍^)第1位。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位于全國前兩位的分別是上海(54126元)和北京(51772元)。從增速看,前三季度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國平均0.2個百分點,與寧夏并列全國31個。▍^、市)第17位。
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國平均(32821元)多14724元,居全國31個。▍^、市)第3位;增幅高于全國0.5個百分點,與上海并列全國31個。▍^、市)第14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國平均(12297元)多13208元,居全國31個。▍^、市)第2位;增速與全國平均持平,與新疆并列全國31個。▍^、市)第19位。
(二)居民消費支出增幅高于全國平均1.8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浙江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全國平均(14923元)高8039元,居全國31個。▍^、市)第3位、。▍^)第1位,僅次于上海(30695元)和北京(27944元)。從增速看,前三季度浙江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速下降1.7%,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8個百分點,位列全國31個。▍^、市)第11位,增速排位與上年同期相比前移2位。
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全國平均(19247元)高7095元,居全國31個。▍^、市)第3位;增幅比全國平均高2.3個百分點,位列全國31個。▍^、市)第12位,增速排位與上年同期相比后退1位。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全國平均(9430元)高6877元,超過上海(15887元)居全國31個。▍^、市)第1位;增速比全國平均高2.0個百分點,位列全國31個。▍^、市)第10位,增速排位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提升13位。
(三)消費支出降幅為長三角區域最小
從前三季度收支增長形勢來看,浙江在長三角區域中表現不俗,其中居民收入增速分別快于上海、江蘇0.6、0.1個百分點,慢于安徽1.9個百分點,增速居長三角區域第2位;居民消費支出降幅分別低于上海、江蘇和安徽6.8、1.5和0.5個百分點,降幅在三省一市中為最小。